終於等到把墨水用完,用了填充墨水灌了約10 ml,失敗。我一直在想,我的步驟和網路上看到的教學影片一樣,怎麼會失敗?後來找了同型號墨水匣拆開後的圖片來看,看看是不是漏了什麼。一開始還想不出哪裡出錯,我一度還懷疑買到填充墨水假貨。後來想到教學影片裡頭有稍微提到墨水匣裡頭有個隔層,墨水針頭要刺穿,我這才突然想到我在灌墨水的時候,針頭有碰到一個硬層,我以為那是墨水匣底層塑膠……如果那就是那個隔層的話,那麼我灌的墨水該不會是灌到隔層之上的空間,墨水根本沒有灌到裡頭?!
我另外拿了一個放了約兩年的空墨水匣來做實驗。我先用個工具把那隔層刺穿,這次針頭確實更深入。灌了約 4 ml 的墨水後開始清噴頭,用了不同方法清了很多次,慢慢的印出來墨水越來越多,最後終於到了算是可以辨識的列印程度。不是很完美,但是至少證明了這次的方法總算正確了。
這讓我想到很多年前我也用過一次填充墨水,那次的結果也是失敗,看樣子那次的墨水匣也是沒有確實填充到墨水……

今天又清了一次。這次我直接把墨水匣底部噴頭浸在水裡,約兩三個多小時吧。哇,印出來的效果不錯。之前印出來的字體仍有些斷續,部分行列會稍微模糊,現在的話可以說是完美了,比初次使用後期階段更好——那時不常列印,到了後來就稍微出現模糊不清的現象,看樣子那時噴嘴有稍微阻塞。
之前的話因為要省墨水,只印重要的文件和特別想讀的文章,現在則是每天找新聞文章印,給他用力的印,印,印嘎凍未條,我還因此發現了印表機之前沒去注意的更加方便的功能,爽!
以省錢的角度來看的話,以前我是用雷射印表機。單價雖高,但是碳粉匣每張列印成本低於墨水匣。那台雷射印表機我用了差不多二十年,後期列印出問題,很有可能是非原廠的相容碳粉匣的問題,只是我懶得再花大筆錢買碳粉匣,特別是都那麼多年了,原廠賣的也是回收的碳粉匣,再說那時我買了電子紙閱讀器,已經很少在列印,後來就把那台雷射印表機丟了。
墨水匣單張列印成本是比碳粉匣高,但是我算了算,目前的總成本還算是低。我買的三合一噴墨印表機約 $25,墨水匣除了隨機附送的我目前只買相容的,買了兩次,約 $17,填充墨水 250ml 約 $8,即使我每天印,我還是可以用很久,所以目前成本是 $50。雷射印表機的話好多年前有時會看到低於 $100 的打折促銷,現在的話恐怕都要 $100 以上。對我來說,至少幾年之內還是噴墨划算。
現在要買噴墨印表機的話有個新的問題。很多廠商開始鎖墨水匣,本來很多人推薦的 Brother 也開始鎖墨水匣(之前只是頂多出現警示訊息,還是可以印),最後剩下的是 Epson,因為他們用的連續供墨是將墨水倒入墨水槽,就像網路上有人說的,除非 Epson 也能偵測這,不然的話買非原廠的墨水瓶灌入不是問題,墨水瓶價格當然比別家的墨水匣低很多。只是他們的印表機即使是基本款的也要 $200 以上。